8月20日,百万锭纺织产业园一期30万锭智能纺纱项目正式开工。这一“吞棉大户”投产后,每年能“吃”下15万吨皮棉,相当于93.75万亩棉田的总产量,几乎占昌吉州全年棉花产量的一半。
作为新疆“十大产业集群”的重要一环,棉花与纺织服装产业的融合升级,正成为昌吉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。新疆新科纺织有限公司此次开工的30万锭全流程智能化、数字化纺纱项目,标志着昌吉农高区在棉纺产业领域实现重要突破。依托昌吉农高区优质棉花“粮仓”和高效政务服务“加速度”,项目将直接打通从棉花到纱线的精深加工链条,让棉花主导产业的全产业链“血脉”更畅通。
项目总投资16.5亿元,分两期推进:一期建设15万锭生产线,其中厂房投资1.6亿元、设备投资3.6亿元,计划2026年7月投产;二期15万锭生产线将于2026年5月启动,2027年7月全面达产。全部投产后,项目将年产棉纱8.6万吨,年销售收入达20.6亿元,还能直接带动500人就业,为当地农业产业链延伸、价值链提升注入“强心剂”。
该项目的顺利落地,与当地棉花产业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:今年昌吉州棉花种植面积达220万亩,其中昌吉农高区种植17.02万亩,较2024年增长44.39%,为棉纺产业提供了充足“原料仓”。
来源:昌吉日报社
特别声明:文章为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